呼麦

hū mài
相关笔顺
相关组词
词语解释

拼音:hū mài
词条内容:呼麦,又称“浩林·潮尔”,是一种特别的“喉音”艺术,即一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,与低音持续声部形成两个以上声部的和声。呼麦既可一人演唱,也可多人演唱,主要流传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和新疆,蒙古国的西部和俄罗斯的图瓦等蒙古族聚居区。2006年5月20日,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
简介;呼麦呼麦(图瓦语:Хөөмей,蒙古语:Хөөмий,古蒙古文:kögemi“咽喉”AKA:Tuvan Throat Singing),又名“浩林·潮尔”,原义指喉咙,即为喉音,一种藉由喉咙紧缩而唱出“双声”(即指一个人在演唱时能同时发出两个高低不同的声音)的泛音咏唱技法,是一种特别的“喉音”艺术
呼麦(khoomei)做为一种歌咏方法,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,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,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,是蒙古族的民族音乐,也是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目前主要流传于南西伯利亚的图瓦、蒙古、阿尔泰和卡开斯(Khakass)等地区。西藏密宗格鲁派的噶陀(Gyuto)、噶美(Gyume)两寺,也有使用低沉的喉音来唱诵经咒的传承
产生历史;呼麦相传早在13世纪蒙古草原盛行英雄史诗说唱艺术时“呼麦”就已十分盛行,而据科学家们考证,中国诸多古籍中记载的有2300多年历史的北方草原民族的歌唱艺术——“啸”就是“呼麦”的原始形态。
有关呼麦的产生,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: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,见河汊分流,瀑布飞泻,山鸣谷应,动人心魄,声闻数十里,便加以模仿,遂产生了呼麦。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,至今尚有呼麦流传。从呼麦产生的传说,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,“喉音”这一演唱形式,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。其产生和发展,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产物,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,被音乐界誉为“天籁之音”。
发声原理;呼麦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、生活方式下产生的,其发声方法、声音特色比较罕见,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,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“高如登苍穹之颠,低如下瀚海之底,宽如于大地之边”。
首先是放松声带,胸腔闭气,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,发出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,随之唱出浑厚的低声部持续长音,通过调节口形和气息力度的变化强化和集中泛音,在长音上面唱出清亮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,实现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,即高音区的曲调和低音区的持续音,从而形成罕见的复调结构。
一般来说,“呼麦”的低声部是一个持续的低音,但有时也可变化音高,高声部是一条波浪起伏的旋律线。 
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关系,口型扁音就高,口型圆音就低。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六个八度音程,高音声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,或金属声
曲目类型;呼麦的曲目,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,不是特别丰富。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:
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,诸如《阿尔泰山颂》、《额布河流水》之类;
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,如《布谷鸟》、《黑走熊》之类,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;
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,如《四岁的海骝马》等。
音乐风格;从其音乐风格来说,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,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,此类曲目并不多。
艺术传承;呼麦浩林潮尔音乐是人类最为古老的具有古代文物价值的音乐遗产,是活的音乐化石,是至今发掘发现的一切人种、民族的音乐遗产中最具有科学探索与认识价值的音乐遗产。
蒙古国早已把“呼麦”艺术列为“国宝”;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则视“呼麦”为“民族魂”;两国均已把“呼麦”艺术发掘、研究列入国家艺术重点学科,并引入蒙古族声乐教学体系之中。中国中央音乐学院也把“呼麦”艺术列为国家艺术学科重点课题--《世界民族民间音乐》中的重要部分。
呼麦艺术目前不仅轰动国际乐坛,同时也引起世界各国社会学 、人类学 、历史学 、文化艺术学等专家学者的极大兴趣和普遍关注,更为民族音乐学家、声乐界专家学者高度重视,挽救和发掘并发展此项文化遗产,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
文化遗产保护
2006年5月20日,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