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子
拼音: hú zǐ
注音: ㄏㄨˊ ㄗㄧˇ
词条: 胡子(鬍子)
详细解释:
◎ 胡子 húzi
(1) [beard;moustache;whisker]∶人脸上,通常指成年男子脸上的下巴、嘴唇和邻近部位的胡须
(2) [bandit]〈方〉∶胡匪
1. 多须的人。 唐 姚合 《嘲胡子小男》诗:“明明復夜夜,胡子即成翁。”《太平广记》卷二五五引 唐 韩琬 《御史台记·邵景》:“ 景嵩 状貌类胡, 景 鼻高而 嵩 鬚多,同时服朱紱,对立於庭。 鏗 独帘中窃窥而咏曰:‘一双胡子著緋袍,一箇鬚多一鼻高。’”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那小衙内双手扯住 朱仝 长髯説道:‘我只要这胡子抱!’” 王国维 《西胡续考》:“自 唐 以来皆呼多鬚或深目高鼻者为胡或胡子,此二语至今犹存,世人呼鬚及多鬚之人皆曰胡子。俗又製‘鬍’字以代之。”
2. 指胡人奴仆。
3. 方言。土匪。 许地山 《危巢坠简·春桃》:“不料那畜生翻了脸,楞说我是胡子,要枪毙我。” 周立波 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一:“今年 元茂 闹胡子,家里吃的、穿的、铺的、盖的都抢个溜光。” 梁斌 《播火记》十:“ 冯老兰 把脖子一拧,说:‘那可不行,一入山林就成了胡子。’”
1. 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。 清 洪昇 《长生殿·驿备》:“女人的鬍子,那里有生在嘴上的。”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见那客人生的一张圆白脸儿,八字鬍子,好生面善。” 曹禺 《日出》第二幕:“﹝ 胡四 ﹞嘴边上有两条极细的小胡子,偶而笑起来那样地诱惑。”
2. 代称多须之人。《水浒传》第五一回:“那小衙内双手扯住 朱仝 长髯,説道:‘我只要这鬍子抱。’”
3. 东北 一带老百姓对土匪的称呼。 张天翼 《路》:“ 昌大爷 是带了他那五百个民团出来的,后来跑进来一些学生,胡子兵,老百姓。” 刘白羽 《写在太阳初升的时候·闹年成》:“在路上,我看到一个年轻的共产党员给国民党特务、胡子杀死了,我亲自给他下了葬。”参见“ 鬍匪 ”。